西双版纳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司马迁的治学精神

网络整理 2019-04-28 最新信息
司马迁的治学精神

司马迁的治学精神

文/钟百超

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,在这漫长的岁月中,史官们始终不忘自己的职责,把记录历史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,甚至以牺牲性命来维护历史的真相。这种敬业精神以及所抒写的不朽史册,共同成为我们这个民族巨大的精神财富。“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”,不管风云如何跌宕起伏,世事如何变幻莫测,站在历史高点俯察天下兴衰,总该是风景独好。

《春秋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,孔子把它变成一部“以为天下仪表,贬天子,退诸侯,讨大夫,以达王事”的政治宣言书。孔子“成《春秋》而乱臣贼子惧”,正是《春秋》所传递的正能量,使之成为垂范千古的儒家典籍。

在《春秋》精神的感召下,司马迁高举微言大义之旗帜,在隐忍苟活的恶劣环境中,发愤著书,撰写了鸿篇巨制《史记》。如果说《春秋》集历史与政教于一体,那么,《史记》则是融历史与文学于一身,可谓各领风骚。

治学精神决定史学研究的高度和深度,《史记》被鲁迅称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,《五帝本纪》便是严谨治学的最好见证。

首先是史料的寻找和发掘,考验着司马迁的决心。华夏号称五千年文明,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端。但是,有关黄帝、炎帝乃至尧舜禹时期的记述均为后代文献追述,其中含有不少神话色彩,不能作为史料。如何填补这一历史空白?司马迁从几个方面做出尝试。

考察当代学者们的言论。他发现,“学者多称五帝,尚矣。”虽然当代学者都喜欢评说黄帝,但有关黄帝的事迹实在太久远了,因此,往往都是无果而终。

阅读诸子百家的文章。司马迁又发现,“而百家言黄帝,其文不雅驯,荐绅先生难言之。”诸子百家虽然也热衷于研究黄帝,但所撰写的文章既不符合雅达原则,也缺乏必要的训释,羞涩难懂,以至于士大夫也不知所云,难以言说,不敢妄议。

研究《尚书》,发现《尚书》也有问题,“然《尚书》独载尧以来。”《尚书》相传为孔子编定,记载的起点是上古时期的尧舜,至于黄帝、颛顼、帝喾三位帝王,只字不提。

分析《宰予问五帝德》及《帝系姓》这两册书,司马迁又发现,“孔子所传《宰予问五帝德》及《帝系姓》,儒者或不传。”孔子所撰述的宰予问《五帝德》和《帝系姓》,儒生们以为缺乏证据,因而都不传习。这些史书,文章和言论要么不全面,要么不可信。

面对这一困境,司马迁采取怎样的行动?由于早年就喜欢漫游各地,了解风俗,采集传闻的习惯,本着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”的精神,司马迁迈开双腿,踏上漫漫征途,寻找先人的足迹。“余尝西至空桐,北过涿鹿,东渐於海,南浮江淮矣。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、尧、舜之处。”所到之处,当地的长老们都乐于向听他叙说一切,指认黄帝、尧、舜的遗迹。“风教固殊焉。总之,不离古文者近是。”通过自己的目睹耳闻,实证考察,了解真相,得到了第一手材料。尽管有关黄帝、尧、舜的传说虽有出入,但却证实了它们和古文即《尚书》的记载相差不离,是比较可靠的。

有了这番考察,司马迁再次翻开史书,进行深入研究。“予观《春秋》《国语》,其发明《五帝德》《帝系姓》章矣,顾弟弗深考,其所表见皆不虚。”通过研读《春秋》《国语》二书,司马迁发现,它们对《五帝德》《帝系姓》的阐发是明白清楚的,而且反映的情况并非虚构,只是儒生们没有深入研究而已。另外,“书缺有间矣,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。”《尚书》本身虽然残缺不全,不过所散失的内容,却常常在其它著作中看到,就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收获。因此,“非好学深思,心知其意,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。”正是凭藉着好学深思的精神,才能心知其意,了解它的价值之所在。

“余并论次,择其言尤雅者,故著为本纪书首。”正是在《尚书》的基础上,同时选择记叙得比较雅达的文献资料,如《春秋》《国语》《五帝德》《帝系姓》等,编写成《五帝本纪》,作为全书的首篇。

从缺乏史料到追寻遗迹,从资料残缺到寻找佐证材料,从其文不雅驯到择其言尤雅者,这是一番怎样的心路历程?就这样,司马迁以其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,终于完成了《五帝本纪》,乃至《史记》的创作,为史学,也为文学,树立了一座巍巍丰碑。

司马迁的治学精神

本文作者:畅想文化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684835337446883847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司马迁   历史   春秋战国   史记   黄帝   春秋   孔子   炎帝   国语   文学   历史学   儒家   颛顼   文章   宰予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