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双版纳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解读《万历十五年》:时代的困境造成了万历皇帝最终的悲剧

网络整理 2019-05-02 最新信息

文 | 艺轩

在黄仁宇先生的《万历十五年》中,有这样的三个代表人物,一个是改革代表,张居正;一个是政治代表,万历皇帝;一个是军事代表,戚继光。但是仔细观察的话,这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那就是——都具有悲剧性。而他们的悲剧也并非是具体某个人而造成的,而是因为时代的困境,才最终造成了他们的悲剧。

这是为什么呢?

解读《万历十五年》:时代的困境造成了万历皇帝最终的悲剧

张居正像

其实这个困境的本质,我们在前两篇文章中就已经说到了,那就是:“精细的工商业社会和小农社会之间的冲突”。

而这个冲突,在政治、经济和军事上都有具体的表现。简单来说,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体量的农业国家来说,它的首要目的,是要能够维持整个国家的统一,不散摊子。具体点来说就是,要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方法来维持社会的稳定,所以基本上就只能维持在一个“大约”的维度上,简言之,就是不完美,但是也不差,差不多就行了。

而在政治上来说呢?用道德这样的抽象原则维持基本上就可以了,至于经济上,只需要能够按时收得上来农业税也就行了。军事上就更简单了,士兵们只要能够抡大刀也就不错了。

解读《万历十五年》:时代的困境造成了万历皇帝最终的悲剧

万历皇帝像

但是这要是放在精细的工商业社会就不一样了,它所要求的是精细和明确。可以说是不能允许差错的出现的,也许这样的说法有点过激,但是就本质上来看,精细的工商业社会远比上面我们所说的那样“大约”的社会要求要高很多。就比如在政治上,英国女王和首相的分工就很明确,女王是国家象征元首,而首相则是行政总长,两者之间互不干涉。

在经济上,国家要掌握每家每户的每个人收入状况,以此来控制国家的税收。军事上差别就更大了,精细的工商业社会能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,从而组建成一支现代化的职业军队。其力量远比古代的募兵制也还,还是府兵制也好都要强很多。

所以,这也就是为什么黄仁宇先生在书中反复提到“数目字管理”这个概念的原因。

解读《万历十五年》:时代的困境造成了万历皇帝最终的悲剧

万历皇帝——剧照

如果中国不能完成数目字管理,那无论张居正和戚继光多么能干,都不可能改革成功,他们充其量只能成为时代冲突下的悲剧而已。再者,他们和万历都是一样的,都是在夹缝中生存。而像申时行、海瑞和李贽就更是处在夹缝中的夹缝。

但是,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,实现“数目字管理”又谈何容易?赤兔马再快一天也只能跑八百里,这又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?所以我们也能看到,未能实现“数目字管理”的中国,在1840年鸦片战争中,我们仍然能看到以上的种种困境。

当然了,以上内容都是根据黄仁宇先生的著作《万历十五年》所解读得到的,黄仁宇先生确实是一个有着大历史观的学者,但就历史本质来说,作者还是认为,里面的有些观点还是有些许偏颇。但是对于对于《万历十五年》这样的著作,我们应该可以用“大历史观”去评价,它的影响和争议,都需要放到具体的时间去看待,也就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。也许你就能从中悟道不一样的结果出来。

资料参考:《万历十五年》

本文作者:艺轩文学社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686051062937289220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明神宗   万历十五年   黄仁宇   张居正   经济   戚继光   政治   李贽   海瑞   历史   农业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