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双版纳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澶渊之盟:一份不平等条约,换得百年太平

网络整理 2019-06-03 最新信息

文|邬斯大人

字|1640字,阅读用时4分钟


公元1004年,辽军整顿军备,大举攻宋,挥兵20万大肆南犯,意图进一步染指中原,吞并大宋,宋北境形势斗转直下。

大宋主战派宰相寇准力排众议,说服宋真宗亲征。澶州军民看到宋真宗赵恒亲自督战,士气大增,全力反击南犯之敌,打退了辽军的进攻,并趁势北伐,一举收复失地燕云十六州,实现中原一统。辽经此役,退守漠北,一蹶不振,从此转入了战略防御阶段。

停……

没错,这是宋辽之战的另外一种结局,也是我的一种战略假设。真实情况是大宋不仅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,而且还失了地,并与辽签订了屈辱的不平等协议,即澶渊之盟。

澶渊之盟:一份不平等条约,换得百年太平

虽然这只是一种假设,但它完全有可能成真。若真实现,那么整个大宋的历史也将彻底改写,它有可能会成为继唐之后又一个真正统一的中原王朝。可惜的是统治者们的短视、自卑、怯懦,让大宋失去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。

萧太后和辽圣宗率军全力攻宋时,刚开始的确引起了整个宋廷的震动,而且辽军攻势猛烈,一路势如破竹,不仅攻破了宋多处城池,也斩杀了多名宋军将领。直至后来在定州等地收到顽强阻击,其攻势才有所减弱。

后来孤军深入的辽主将萧挞凛在澶州被宋将张环用三弓床驽射杀,才让强悍的辽军停了下来,转入修整。萧挞凛之死不仅引起了辽军的震惊和恐慌,也让萧太后陷入了悲痛,辽军在战场上的攻势也随即转入被动。反观此刻的宋军,则因真宗督战以及辽将之死而士气大振,大有全歼辽军的态势和勇气。

此时的辽军因为深入大宋腹地,有腹背受敌之险,骑兵过快的行径速度也让辽的南北战线拉的过长,后勤补给根本跟不上。况且他们的进攻已经在定州等地受到宋主力的狙击,迟滞不前,战场优势也逐渐丧失,速战速决对急胜的辽军来说已经不可能。

澶渊之盟:一份不平等条约,换得百年太平

不同于辽,宋军更多是以逸待劳,虽然前期几次战役失利,但也在此时站稳了脚跟。此刻如果乘热打铁,发起反攻,不仅能将辽军击退,也能有机会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,毕竟这是中原王朝梦寐以求的战略要地。

燕云十六州确实关系着所有中原王朝的安危,它的军事价值极大,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骑兵进攻的军事要塞。如果收复,完全可以据险死守,那么在日后北方之敌来犯时,就可以堵住他们南下的军事要道,迟滞其进攻的步伐。正因为如此重要,所以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一直在展开激烈的争夺。

如今的燕云十六州已经被辽用心经营几十年,此地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。所以,宋想虎口夺食,难度不小,但也并非没有机会,辽军战场上的失利已经为宋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。

澶渊之盟:一份不平等条约,换得百年太平

然而宋真宗及其朝廷的文官们却对收复失地没有信心,他们认为取胜的把握太小。毕竟从前朝周世宗到本朝太宗时期,北伐都以失败告终,因此太宗时期,宋就开始在战场上转为战略防御阶段,不敢再大规模出兵北伐。所以他们就更没有信心取胜,难道宋真宗会认为自己还比那三位还厉害,武将出身的太祖都无法取胜,他更没有希望。

赵恒厌恶战争,但也怕因割地而名誉受损,所以他必须想出一个更为稳妥的和议方案。此时的萧太后也早已提前表达了和解之意,且没有非常强烈的割地意愿,只是希望在经济上得到长期补偿。

相比于领土,宋真宗在钱财这些方面会更为大方,所以双方的想法一拍即合。因此宋真宗在了解辽国方面的真实想法后也答应了媾和,并随即派人去谈判,双方最后签订了合约:辽宋以兄弟相称,宋每年向辽敬献岁币银10万两,绢20万匹,辽宋边境以白沟河为界。

宋真宗通过签订不平等的条约,用部分经济利益的让渡结束了宋辽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,以此达成宋对辽政治上的妥协。

澶渊之盟签订后,宋辽之间保持了长达百余年的和平,期间互通贸易,积极交流,也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战争。宋用极小的经济代价避免了因战争而造成的巨额的军事开销,也换来了宋、辽双方的和平与安定。

一纸协议换来宋辽百年好合,促进了双方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,也算大功一件。但也正是因为这条协议,宋失去了唯一一次收复失地的机会,没有燕云十六州作为北方屏障,苟且偷安的宋依旧如鲠在喉。

长期的和平让宋、辽陷入了安逸享乐的时代,因此北宋、辽后期都在政治、军事上陷入了腐化,由此导致的朝政腐败、军备废驰使得双方最终被女真人所灭。

本文作者:邬斯大人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697918972504834564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宋真宗   萧绰   定州   北宋   历史   辽朝   军事技术与装备   拒马河   政治   辽圣宗   周世宗   寇准   经济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