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双版纳信息网

首页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面对刺客靳柯,秦王三次拔剑失败,原因竟然是......

网络整理 2019-05-02 最新信息

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不复还!”千百年来,荆轲刺秦王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故事了。有人被荆轲的英勇壮举折服,也有人为他的失败扼腕:因为在他行刺秦王的过程中,秦王三次拔剑却没有拔出,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

面对刺客靳柯,秦王三次拔剑失败,原因竟然是......

荆轲刺秦王发生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前一年,司马迁的《史记》记录了这一次著名的谋杀事件。战国时期,七雄并立。秦始皇十七年(前230年),实力强大的秦国灭了韩国;两年后,秦王羸政派大将王翦出征赵国,占领了赵国的都城邯郸,然后一直向北进军,逼近了燕国。燕国即将面临亡国的危险,燕太子丹十分焦急,于是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,名叫荆轲,要他去刺杀秦王。

当时作为一国之君的秦王是很难接近的,荆轲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(在河北涿县一带),还听说秦王赢政很想得到秦国将军樊於期的人头,就想从这些事情入手,接近秦王。当时樊於期正流亡在燕国,秦王在全国悬赏通缉他。于是,荆轲找到樊於期,说明了来意,答应帮他杀了秦王报仇,让樊於期献出了自己的头颅,并从太子丹那里拿到了督亢的地图。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淬过毒的锋利的匕首,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,作为行刺的武器,又派了一个勇士秦舞阳,做荆轲的副手。秦始皇二十年(前227年),荆轲带着地图和樊於期的头颅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。

面对刺客靳柯,秦王三次拔剑失败,原因竟然是......

荆轲到了秦国之后,用厚礼贿赂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,让他把自己引荐给秦王。秦王听到燕国使者带来燕国的地图和樊於期的头颅之后,非常高兴。于是穿上朝服,设九宾之礼,在咸阳宫接见荆轲。

荆轲捧着装着樊於期的头的盒子,秦舞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,一前一后。到了殿前的台阶下,秦舞阳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,一到秦国朝堂,不由得害怕得发起抖来。群臣对此感到奇怪,荆轲便急忙走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:“北方粗鄙之人,没有见过天子,所以有些害怕,望大王能够原谅他,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。”

赢政虽然没有怀疑荆轲的话,但是他心中还是存有疑惑,就让荆轲一个人把地图呈上来。荆轲从秦舞阳手中接过装地图的匣子,自己捧着走向大殿。地图全部展开后,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匕首就露了出来。荆轲右手拿着匕首去刺秦王,贏政非常吃惊,就向后转身准备逃跑,一着急把那只袖子挣断了。与此同时,贏政伸手去拔身上的佩剑,却没有拔出来。此时,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,赢政又急忙拔剑,可又没有拔出。秦王急于逃命,便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,一边跑,一边拔剑,可依旧没有拔出。荆轲在后面紧追秦王。

因为事发突然,大臣们都对这个事件目瞪口呆,一时没有反应过来。并

面对刺客靳柯,秦王三次拔剑失败,原因竟然是......

且,当时秦国有明文规定,在殿上侍奉的群臣,不允许携带任何兵器,佩带兵器的侍卫只能在殿下等待皇帝宣传后才能人殿。正在慌急之中,秦王的御医夏无且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。荆轲看到有外来物飞来,用手一扬,那只药袋就飞到一边去了。

就在这一瞬间,赢政往前一步,拔出了佩带的宝剑,砍断了荆轲的左腿。荆轲倒在地上,他把匕首直向秦王扔过去。赢政闪过了匕首,躲过了一劫。此时,荆轲手里没有武器,秦王走上前去将荆轲刺杀。这次行刺,秦王在慌乱的情况下三次拔剑不出,这是什么原因呢?

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这样解释说,秦始皇的佩剑太长,所以不能及时拔出来。但是,古时候青铜剑一般都是短剑,60厘米就已经是青铜剑的极限了。春秋战国时期,最长的越王勾践剑,也只有55.6厘米长。按照常理,这种长度的佩剑应该随手就可以抽出,秦始皇怎么可能因为剑太长而拔不出来呢?这成了历史学家以及很多人的疑问。

面对刺客靳柯,秦王三次拔剑失败,原因竟然是......

直到1974年,人们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发现了一把青铜剑,这把剑的长度超过了91厘米。考古学家分析,把剑做得如此之长,是因为长剑在格斗中更容易刺到对方,这很可能是秦剑加长的主要原因。如果当年秦始皇佩带的是这种加长的青铜剑,在刺客紧逼奔跑中,要拔出将近一米的长剑,确实不容易。

本文作者:人间自由行(今日头条)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toutiao.com/a6685239434469704205/

声明: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,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;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,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

Tags:荆轲   太子丹   秦舞阳   秦始皇   秦陵兵马俑   桓齮   司马迁   史记   武器   王翦   韩国   战国时期   咸阳   涿州   春秋战国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